•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监会指导16机构成立金融云公司 银行系抢“上云”仍需技术突破

    辛继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3-16 08:51:12 云计算 银监会 银行动态
    辛继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3-16 08:51:12

    核心提示继“网联”、“信联”之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速,从事金融行业云业务的“云联”正在落地。

      导读

      3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监会独家获得确认,金融云公司目前尚未开展业务,其业务方向是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如公共云服务、公共大数据服务、公共区块链服务、公共风险管理服务等。

      继“网联”、“信联”之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速,从事金融行业云业务的“云联”正在落地。

      3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监会独家获得确认,金融云公司目前尚未开展业务,其业务方向是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如公共云服务、公共大数据服务、公共区块链服务、公共风险管理服务等。

      此前3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银监会牵头16家金融机构成立一家金融云公司——融联易云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融联易云”),融联易云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3.2亿元,已于2017年9月完成工商注册。

      银监会表示,金融云公司主要解决单家金融机构做不了、或者单家金融机构可做但总体不经济、不集约的公共科技服务,与各家银行自行成立的主要服务自身的相关机构有所区别。将对各类金融云公司,监管机构按照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相关监管政策实施监管。

      16位合伙人

      “金融云公司是在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为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任务,在监管部门的关注和指导下,部分金融机构自行发起设立的市场化运行的机构,与监管机构没有隶属关系。”银监会如是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了解,金融云公司目前尚未开展业务,其业务方向是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如公共云服务、公共大数据服务、公共区块链服务、公共风险管理服务等。

      此前,银监会与19家中资机构就联合设立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进行了沟通。根据工商资料,融联易云最终有16家股东,每家均出资2000万元。主要由银行股东组成,穿透来看,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恒丰银行等五家股份制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两家城商行,上海信托、北京信托两家信托公司,光大集团子公司光大云付、邮储银行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这些股东大多通过包括海外子公司或工会子公司的名义入股。

      接近融联易云的人士表示,目前,融联易云尚未正式开展业务,仍处于人员招聘阶段。该公司官网显示,正在招聘金融风险产品、信息安全产品、开放平台业务管理、大数据技术平台、数据管理及分析等17个岗位。

      银监会回应称,金融云公司的目标是促进银行间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集约效应,并进一步提升全局性风险防范能力、助力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

      场外监管金融云

      上述“部分金融机构自行发起设立的市场化运行的机构”,是指银行、互联网、软件商等机构发起设立的金融云公司。

      从金融云的供给端看,提供金融云业务的主要包括三大类别,一是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金融机构,向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和直销银行提供金融输出为主;二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机构,通过其公有云平台也已成立金融云业务团队;三是IBM、用友等软件服务商。

      金融云业务受到银监会等监管。“我们要受三会监管,这是基本要求,达不到无法上线。”有金融云负责人表示。

      这也使得金融机构在金融云业务上有一定优势。某银行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就金融云而言,云计算平台实际上仅是一项基础服务。对银行系金融云而言,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需要与监管的良好沟通。监管层更倾向于金融同业的云服务,更便于管理。此外,监管部门召集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从事金融云等行业标准制定,互联网系金融云往往不能参与其中。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Gartner分析,由于对公有云的安全有所担忧,监管者在发文中显示出对行业云的青睐。作为回应,许多本土云厂商称它们的行业云平台全面符合相关行业监管准则。中国有两类行业云服务商。一类是通过物理隔离公有云IaaS平台提供行业云服务的公有云厂商,另一类行业云服务商由行业领先企业转变而来。

      有机构人士表示,监管此前否定了一些银行在公有云上搭建云平台的计划,可能是担心数据泄露问题。但也不想将这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由单一机构去做,所以让各家银行合作来做一个行业云。

      从金融机构看,各家机构布局金融云的策略略有不同,以中小银行客户为主。兴业数金总裁陈翀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兴业数金计划是,先做大做强银行云,然后由银行云平台扩展到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成为金融云,最后普及普惠金融云。招银云创总经理韩韬此前表示,初期,将面向中小银行等传统银行;未来,将覆盖所有金融行业,面向泛金融机构。

      与银行系金融云公司相比,银监会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金融云公司主要解决单家金融机构做不了、或者单家金融机构可做但总体不经济、不集约的公共科技服务,侧重银行间的科技合作,与各家银行自行成立的主要服务自身的相关机构有所区别。

      另外,在监管上,银监会将对各类金融行业云,监管一视同仁,银监会将按照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相关监管政策实施监管。

      超越上云量

      从金融云的需求端,上云量已成为一些大型银行的金融科技目标之一。所谓“上云”,一般是指银行除核心系统之外,将非核心业务等系统逐步部署在本行私有云或行业云之上。

      平安科技COO胡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安集团80%的业务在平安云上。平安云的底层平台是由集团统一提供,包括跟医疗相关的有医保、万家医疗、壹账通及其他金融业务等也在云上。平安云接下来要拓展包括金融、医疗、城市等行业。

      “在云计算方面,招行启动云平台升级项目,分两批共交付了500台X86服务器用于扩展我行的私有云平台。”招行行长田惠宇在该行2017年9月的投资者会议上表示,目前招商银行“上云”的业务应用比例已经达到15%,未来将继续扩大这一比例。

      Gartner分析显示,政府及行业监管者对云计算的推动是云计算发展的最大动力。银监会和中央网信办都已发文推动云计算,强调云安全,以及表示对行业云的重视。考虑到云计算的重视和对公有云的安全顾虑,行业云的位置在中国更加突出。云服务使用率在中国地区会加速增长,到2020年云迁移率将达到12.2%。

      2016年7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银行业应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