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周小川: 互金业务将加强持牌监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0-17 10:54:13 政策速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0-17 10:54:13
    政策速递

    核心提示今年7月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会”)的具体职能,指出未来该委员会将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四大方面。

      “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实现7%。”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15日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给出了积极的判断,“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家庭部门消费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5年前的约40%,上升为当前的55%;经济增长促使就业整体保持稳定;外部环境改善,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表现较好。”

      当前,中国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周小川指出,中国政府债务和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主要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借款,形成了较多的债务,这在统计上体现为企业部门债务,会导致企业部门债务高估。“看待中国的杠杆率,不仅要看国有企业等企业部门债务和银行信贷问题,还应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而后者与推动城镇化进程有关。”周小川说。

      周小川还在会上透露,今年7月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会”)的具体职能,指出未来该委员会将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四大方面。

      影子银行监管取得积极进展

      “防风险、去杠杆”是今年金融监管的主基调。10月15日,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2017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现在中国需要将杠杆率降下来,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

      从去年开始,中国监管部门开始对高杠杆和金融行业风险进行整顿。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相继发布多项监管办法,整顿同业业务、影子银行、资管嵌套、保险资金加杠杆等业务,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影子银行是“金稳会”的四大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我们已于两年前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许多影子银行业务已回归银行部门,被纳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周小川说。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M2扩张的主要途径有信贷和同业、影子银行业务两方面,在信贷增速较为稳定的情况下,M2增速下降与央行加强MPA考核与金融去杠杆政策,同业理财、通道业务、影子银行受到压制有关。

      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观点。从今年5月开始,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持续走低,已连续5个月低于10%。2017年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谢亚轩、闫玲认为,过去M2持续回落的最重要因素是企业存款持续下滑,这背后是房地产销售放缓,以及同业、资管、表外活动高度关联的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扩张放缓。“严监管的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改变,年内M2反弹的高度不会大,预计年底维持在9.0%-9.5%区间。”谢亚轩说。

      此外,对于资产管理产品问题,因为部分产品存在多层嵌套问题,结构复杂,涉及监管部门较多,此前市场就一直猜测一行三会的协调监管可能率先在资管行业实践。“资产管理行业这一问题较为复杂,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监管机构针对同一资产管理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监管规定,我们同意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相关建议,应理顺和精简对资管行业的监管。”周小川称。

      谨慎对待非金融公司的金融服务

      7月宣布成立的金稳会具体的监管职能也在逐步明晰。周小川在上述会议上透露,除影子银行、资产管理外,未来金稳会还将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

      “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周小川表示,目前对这种跨部门交易尚无相应监管政策,而金稳会将重点关注此类问题。

      对于互联网金融,周小川表示将会加强持牌监管。“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互联网公司提供金融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在场景,但目前金融牌照申请困难,代价高昂,不少科技公司选择打‘擦边球’,提供类消费金融或小额贷款的金融产品。”北京地区一家消费金融机构平台工作人员说,“其实我个人觉得,电商平台对大规模用户赊销也可能算是没有金融牌照但从事信贷和征信业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仅22家,主要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但大量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利用其场景优势,从事“类消费金融”服务,主要形式包括电商消费金融贷款、分期购物贷款、信用卡代偿、P2P消费借贷等。

      一位北京地区的P2P平台工作人员表示,部分提供“现金贷”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和提供金融风控系统、征信业务的助贷公司,也并未获得金融牌照,但此项业务未来是归银监会还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目前未有定论。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