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清华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态

    朱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09-25 10:35:12 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
    朱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09-25 10:35:12

    核心提示金融科技冲击整个金融功能的同时,也颠覆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模式。

      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对金融业的七大基础功能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第一,存款功能方面,出现了余额宝等一系列产品,今天余额宝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第二,贷款功能方面,出现了各种消费信贷、小微信贷、产业链贷款等各种贷款;第三,支付功能方面,出现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个人支付主要渠道;第四,融资功能方面,各种众筹都很活跃;第五,投资管理功能方面,人工智能资产管理现在也在开始出现;第六,对保险业的颠覆会来得更为迅猛,因为不仅保险业的传统服务方式在科技化,更是科技改变了保险业的场景,整个保险业务形态发生了变化;第七,整个金融市场的信息资讯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金融科技冲击整个金融功能的同时,也颠覆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模式。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不一样,金融科技的运行模式,第一,是平台的和非网点的;第二,是轻资产的和重数据的;第三,是拉近客户距离的,减少了中介;第四,是操作过程价值环节的自动化;第五,是赋权客户的。这些运行模式的变化正在颠覆性地冲击现有的金融系统,使得金融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生态。

      一个金融生态通常包括金融服务的供应方和提供者(金融机构)、需求方(消费者)、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金融监管者和有关法律等四个方面。

      一、金融科技颠覆了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及市场竞争生态

      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把传统金融产品的设计、生产、风控、销售从内生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外化的过程,由此根本地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架和经营模式。传统金融机构以前产品的设计、生产、风险控制、资源配置、销售完全是在一个金融机构内部产生和进行的,金融机构的规模有大有小,但产品和服务生产的流程是内生的。金融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内生的环节,不同的金融科技企业,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切入这个生产过程。例如,余额宝是在存款环节的派生切入,各种微型信贷是在贷款环节的派生切入,各种众筹是在融资环节的派生切入。所以,金融技术把金融业的生产链拉长、拉细,而金融科技企业能够通过专业化和细分市场并入这个生产链。这样,传统金融机构的内生的生产过程外生化、社会化、商品化、产业链化了。由此,今天整个金融业的产品的设计、生产、控制、配置、销售变成了一个产业链,变成了一个市场化的过程。

      金融产品的设计、生产、控制、配置、销售的产业链化和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机制。第一,因为外包和合作,它使得金融机构的传统内生的经营成本商品化了;第二,因为生产链的变化,它使得金融机构的传统的单一利润共享化了;第三,因为多方介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共担化了;第四,因为合作,传统金融机构的独自经营伙伴化了。

      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一,从一个封闭的自我体系走向一个开放的体系;第二,从内部行政的运营走向一个市场化的经营;第三,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化的过程——市场化、专业化、效率化、竞争化。所以,这对金融机构的生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以上挑战得以发生,是因为在金融供给方的第二层面出现了无数金融科技企业,它们以专业化、垂直化和细分市场为特征,以对客户和市场的更深更细的了解,切入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链条,冲击传统金融机构,也逼迫传统的金融机构从原来内生的、封闭的产业过程外生化、生产链化和市场化。20多年前我在中国银行(4.190, 0.00, 0.00%)工作,当时信用卡刚开始在国内兴起。我们内部有很激烈的讨论,信用卡业务究竟应该安排在银行自身体系内,还是把它独立出来,或者在银行自身体系内,但是单独核算。最后,由于发现信用卡运营有特殊性,放在银行体系内很难发展,还是把它独立核算了,但还是一个属于银行的部门,只是相对独立。今天,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把它的消费信贷以子公司的形式单独运行。同时在存款、支付、贷款,甚至风险管理、反洗钱,都在和金融科技企业不同程度地合作甚至外包。

      如果消费信贷可以独立或外包,市场化和社会化,还有什么业务不可以独立、合作和外包的呢?如果独立和外包不断发生的话,传统金融业留下的是什么?以前传统金融业的一端是客户,一端是资金,连接的是一个流程,流程代表着质量和品牌。今天,这三件事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客户今天不再单纯属于一个金融机构,流动性不再单纯地属于有网点的金融机构,而其过程已经被肢解,变成一个个垂直的金融科技。所以,传统金融机构整个的生态变化了,从内生变成了外生,变成了一个市场化的过程,整个金融模式完全变了。

      在无数垂直的金融科技企业侵蚀和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金融科技平台出现了,这是一个新的生态变化。苏宁的供应链金融是一个例子。供应链金融既是新的产业,又是一个纯粹的旧的产品。它以前是混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的一种业务,今天金融科技把它派生和细分,综合并专业化,它成为一个小的生产链,融合成了平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垂直细分,它是一个小的细分的专业平台。蚂蚁金服是又一个金融平台的例子,它更一般也更大,通过平台,蚂蚁金服经营存款、小额贷款、零售贷款、支付等多种金融业务。今天余额宝是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基金。

      未来的金融产品生产者/供应商/金融机构的生态系统会是怎么样的构架?目前仍然不清楚。细分和垂直的金融科技以其专业和效率一定会继续存在,通过激烈的竞争,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存活下来了,并不断成长,成为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主要提供者。传统的金融机构可有三种结果,第一,它们通过市场化和科技化改革维持自己的品牌,和细分垂直的金融科技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竞争共存。第二,传统金融企业在市场化和科技化改革中利用已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大量收购细分和垂直的金融科技企业,并把这些企业内生化,成功地把自己转型成现代科技的“金融超市”。第三,传统金融机构被细分和垂直的金融科技企业蚕食,徒有空架,可能消亡。

      平台的发展是最有想象空间的,也是最为艰难的。现有的细分的金融科技企业都是平台,只是较小的专业平台。大的一般的金融平台正在形成,但要建立全面的金融生产平台,承担金融平台的风险,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大平台形成,则很可能是一个垄断的平台,使得金融市场出现集中和分散的两个极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细分地、垂直地在平台上操作,无数的竞争可以在平台上出现,这应该是一个公开的平台,但平台本身可能是垄断的。

      二、金融科技改变了需求者(消费者)的生态

      以前我们说消费者,消费者往往是被动的,所以有争夺消费者之说,消费者属于金融机构,当时的讨论是谁有消费者谁就有市场和未来,这是10年以前的观点。今天,因为金融科技赋权消费者,消费者的地位大大提升了,消费者有多重选择,因此黏度下降。我们讨论的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消费者体验。说起来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变化,但是它改变了消费者生态。第一,金融科技赋权消费者,市场的重心或权力向消费者倾斜,消费者真正成了“上帝”。第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服务的标准被迫大大提高了。第三,当消费者面向无数的供应商,可以对产品生产者有无数选择的时候,消费者本身变成了平台,这是一个最为根本的生态变化。当消费者本身变成平台的时候,对消费者的教育、保护以及消费者本身的定位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生态

      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移动的第三方支付便捷顾客支付,也在助力网络商业模式发展,包括电商、金融等多种网上交易,支持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去现金化。区块链又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区块链的好处是安全、透明、便捷。区块链的弱点也是明显的,它强调透明和认证,使区块链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区块链的扩展和能耗是它的瓶颈。但区块链的挑战在于它提出了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根本问题。在区块链情况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一个开放平台,是第三方可以加入的、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原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原则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金融科技正在冲击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生态

      金融科技最大的冲击是在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领域。

      很长时间内,金融监管都是监管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出现之前,当整个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风险控制和销售功能是内生的,都是在一个机构内部产生的时候,监管机构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当时的金融监管有过英国的原则监管和美国的规则监管之争。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后,对金融监管有过机构监管还是功能监管之争。但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金融市场从分业走向混业,也还顺利,这场争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本世纪初,在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下,金融监管者开始讨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但相当长时间,金融监管主要职责是对国内金融机构监管。

      金融科技正在冲击这些金融监管理念。第一,在原则上,今天以原则为主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有效地监管以科技为主导的金融科技,以规则为主的金融监管也难以覆盖金融科技的发展。在金融科技的前提下,金融监管没有任何选择,只有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第二,在空间上,因为大部分科技金融都是跨区域甚至跨境的。金融监管只有从一个静态的点,一个城市走向跨区域和跨境的监管。我在IMF的时候,有一个荷兰公司在非洲做跨境移动支付业务。这家公司原来是做电信的,看到金融机会很好,开始做金融,其支付业务跨境5个国家,后来公司和这几个国家的央行行长来找我,讨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框架。第三,在时间上,在金融科技的场景下,监管必须是实时的,因为金融科技模型迭代很快,一些金融公司的模型一周一迭代。也因为金融科技下的市场发生和波动变化都很快,没有实时的监管很难避免市场或系统性的波动和风险。第四,因为金融科技赋权个人,个人变成了一个平台,教育和保护消费者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责。第五,在重数据的经营模式下,数据的隐私性、归属权和保护,大数据的使用、透明和公开;个人的法律地位、责任和权益,正在日益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重要事情,需要有新的法律框架。

      在传统的金融供给者、金融需求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监管和立法这四个子系统的金融生态里,因为金融科技,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态维度,就是科技发展和人机合作。因为金融科技是人和机器互动的,正是金融科技改变了所有这四个子系统和整个金融生态的动态运行、经营和演化方式。未来金融生态的运行和演化基础是科技的,金融生态的经营和运行的主导动力就由此改变了。未来科技和金融当然有相互的依赖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本质上都是金融。但金融生态动态演化的推动力会转移向科技,那整个金融生态的形成和演化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谁主导生态,谁就主导未来。

      金融科技正在冲击现有的金融企业和行业,但颠覆并未完成。影响未来金融生态的是市场竞争、金融监管和立法两股力量。

      未来我们一定会看到金融科技企业之间极其激烈、动态和迅速的竞争,市场会不断地变化,因为这一块是完全科技主导的,会走得很快。同时,金融科技企业在大步开拓新的领域,通过细分和垂直向传统金融机构竞争市场。而现有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学习金融科技,扩大业务,走科技化的道路,应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挑战。金融科技企业在蚕食传统金融机构市场的时候,传统金融也在收购兼并垂直的金融科技企业,并再次将其内生化。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台和传统金融企业的竞争,这是一场颠覆性的竞争。未来的竞争在哪里?未来的结果在哪里?其实并不明确。传统的金融机构能活下去吗?平台一定赢吗?结果也是不明确的。但是,垂直、细分、专业、高效、风险控制良好的金融科技机构的崛起是必然的,竞争在于这些金融科技企业的归属、定位和连接。

      当市场竞争打磨金融生态的同时,在未来方向的指引上,金融监管和立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金融监管朝哪个方向指引,会对未来市场的形成和方向有重大影响。所以今天的金融监管对未来而言极其敏感和重要。

      回顾金融的历史,金融生态的变化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到目前为止,无论金融生态的基本格局如何变化,金融的基本功能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金融的支付功能、中介功能(存贷之间的中介)、资产配置功能、效率功能和风险控制功能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这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变化,但这是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一次整体性的金融生态的变化。金融科技冲击、再塑未来的金融生态正在发生。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本文为作者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的发言,经作者阅定)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