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央行支付司文件显示将给“聚合支付”画红线

    来源:和讯名家 2017-02-09 08:57:41 聚合支付 央行 政策速递
         来源:和讯名家     2017-02-09 08:57:41

    核心提示如果有朋友刚想进入这一行,做做刷卡、扫码代理,那你要注意下面你是否现在或将来面临违规的风险。

      可以说,今年这个年,对于几十家聚合支付,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央行在1月底相继发布红头文件,直指现在支付行业最火的“聚合支付”。如果有朋友刚想进入这一行,做做刷卡、扫码代理,那你要注意下面你是否现在或将来面临违规的风险。

      聚合支付,又称作“第四方支付”,“第四方聚合支付服务”不具备支付牌照,而是通过聚合多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支付工具的综合支付服务。它不进行资金清算,但能够根据商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形成支付通道资源优势互补,具有中立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简而言之,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是资金清算通道,而聚合支付提供的是支付基础之上的多种衍生服务。

      看看央总行支付司怎么说:

    央行支付司文件显示将给“聚合支付”画红线

    央行支付司文件显示将给“聚合支付”画红线

    央行支付司文件显示将给“聚合支付”画红线

    央妈下发文件后,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相继呼应,在各自辖区下发了“关于聚合支付整顿的通知”。
    央妈下发文件后,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相继呼应,在各自辖区下发了“关于聚合支付整顿的通知”。

      央妈下发“关于聚合支付清理整治通知”的原因

      虽然第四方聚合支付不涉及资金清算,不受支付牌照等监管,但目前仍不免有极少数企业打“二清”的擦边球。未来如果监管层加强针对“二清”的监管,聚合支付的生存情况将难以预测。

      所谓“二清”,是指没有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二清机构”年交易量规模高达上万亿元,而在这背后,“商户账户安全很难受到保障”、跑路等乱象,也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另外,科长分析,聚合支付由于累积了众多商户资料信息,若保存不当也会造成商户、法人等信息泄露,支付宝当年出现过公司内部员工出售用户资料的先行案例,目前对于聚合支付的监管也还是空白。

    央行支付司文件显示将给“聚合支付”画红线

      聚合支付它的优势就是集合市场上主流的支付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银行卡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由于互联网支付的跨界崛起,以及需要“商户接洽服务”的硬性需求,在市面上衍生出不同类型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比如做线下支付扫码的收钱吧、钱方好近,做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聚合的Ping++、、Paymax、BeeClound等。

      央妈眼中的聚合支付的“红线”

      一、聚合支付公司“越界”替第三方支付公司做商户审核、受理合作签约、支付信息转接(所谓信息二清),储存商户资料等。

      二、聚合支付公司“违规”以大商户的角色先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签约,打着第三方支付的名义开拓商户,然后集中收取交易资金,实现“二清”,以及自己再第三方方支付下做支付交易处理。

      三、在线上线下收单领域中,聚合支付公司独自管理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管理,在信息转接过程中有“伪造、篡改交易信息”风险。

      那聚合支付公司是不是就不能做了?

      不是的,经过科长分析,央妈的要求:对于以上违规踩红线的“聚合支付”公司则归纳到无牌经营支付业务整顿当中,并再次给各聚合支付公司敲了个警钟,切勿踩线。一位央行人士表示,如果纯粹是技术整合,不涉及资金沉淀和客户敏感信息,就属于比较规范的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怎么赚钱?

      虽然基础的聚合支付服务是这些企业的基础业务,但实际上,聚合支付机构费率分成微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第三方支付机构会从商户中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聚合支付机构再从中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分成。如此微薄的费率,加上激烈的竞争,依靠此等基础服务赚钱几无可能。

      但显然,即便对于不少合规的第四方聚合支付机构而言,也不可能依靠收取返佣分成盈利,它们的商业逻辑跟支付宝等企业的商业逻辑类似,支付同样只是一个流量入口,真正赚钱要依靠其他增值服务或金融服务。目前主要的思路包括,通过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推出面向消费者的分期消费服务,为商户提供SaaS软件、会员体系管理、营销系统,或者推出面向商户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