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7-01-05 10:09:01 银行 触网 原创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7-01-05 10:09:01

    核心提示除了直销银行、银行电商、移动支付等近几年老生常谈的话题外,民营银行大规模进场刷新了传统的行业供求认知,账户监管新规的光速落地敦促商业银行尽快调整营收结构,区块链在全球带来的创新风潮更是为金融科技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6年国内银行业界经历了多事之秋,但在降薪、跳槽、负增长种种阴影下,电子银行、金融科技等泛互联网概念仍在刺激着全行业求新求变的欲望和重构转型的雄心。除了直销银行、银行电商、移动支付等近几年老生常谈的话题外,民营银行大规模进场刷新了传统的行业供求认知,账户监管新规的光速落地敦促商业银行尽快调整营收结构,区块链在全球带来的创新风潮更是为金融科技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旧瓶新酒:直销银行 银行电商 移动支付

      直销银行在近些年来被认为是银行互联网化队列中的种子选手,2013年,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合作创立了国内最早的直销银行,进入2014年下半年,国内直销银行的设立进入快速推进期。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首次上线的直销银行数量为22家,2015年这个数字增长至32家,但到了2016年,新增设直销银行的数量大大减少。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直销银行数量为55家。值得注意的是,在直销银行分布版图上,多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早在2014年底2015年初便完成了直销银行业务布局,随后一些小型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跟进,而国有大行中除了工商银行设立了直销银行——融e行外,其余四家至今仍未传出计划开设直销银行的消息。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2016年直销银行扩张减速,一度被质疑发展陷入瓶颈,但一些银行从业人士认为,直销银行运营成本有限,却能有效带动增量客户规模扩大。以发起较早、业务模式较为成熟的民生直销银行为例,据民生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6日,民生直销银行客户规模达500万户,资产规模达530亿元,主要产品余额理财“如意宝”总申购额超过1.5万亿元。根据CFCA《2016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国内22家主要直销银行中,有13家拉动指数大于1,意味着直销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统业务。《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直销银行用户已占个人电子银行渠道用户总量的11%,比例还在稳步上升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直销银行正在走出与电子银行同质化的困局。目前直销银行差异化经营主流路线主要分三种:以线下智能设备为主的“北银模式”、以存款灵活计息为优势的“民生模式”,以及主打理财产品销售的“兴业模式”,同时汉口银行、江苏银行、长沙银行等区域性城商行倾向选择场景缴费、民生服务为业务突破口,在2016年成为直销银行中的后起之秀。

      2016年直销银行业界一个重要的趋势性共识被广泛付诸尝试:中信银行与百度合办的百信银行自2015年底宣布成立后,向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提出了允许直销银行作为独立法人机构运营的诉求,目前公开表达该诉求的还有北京银行与兴业银行等。业界普遍认为,直销银行独立持牌符合其运营规律,在欧美国家有着丰富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但这种模式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试点不仅需要银监会等对口监管部门首肯,可能还需国务院特批。据银行相关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在2016年与银行有过多次沟通,承诺相关政策法规条件成熟后将尽快推进对于直销银行独立持牌的审批,中信银行在其8月份公布的半年报中提到,目前监管部门已正式受理百信银行的直销银行独立法人试点申请,但截至到2016年底,中信银行并未公开审批进度。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与直销银行相比,电商是银行互联网化征途上资格更老的探路者,2012年6月,建行“善融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首个银行系电商平台。与在直销银行领域中的谨慎观望态度不同的是,五大行中的另外四家工农中交立刻在电商领域选择跟进,除此之外民生、华夏、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也相继推出自有电商平台。从整体来看,银行系电商平台创立伊始便受到现有互联网电商的剧烈冲击,自2012年银行系电商兴起至今,交易规模、用户数量逐年达到稳步上升的平台寥寥无几,其中只有几家创立最久的大行电商达到了真正搅动市场的效果,据工商银行2015年财报显示,工行电商平台“融e购”2015年交易额超过8700亿元,位列全国十大电商前列,几乎是京东同年交易额的2倍。2016年双十一电商大战,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等平台也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力度,与传统电商巨头展开了正面对决。

      银行经营电商起初并不是跟风互联网电商巨头的产物,而是早在信用卡大范围推广初期便建立了配套的分期消费付款模式。众所周知,银行在开展消费分期业务时有明显的资金成本优势,且拥有较强的信用背书能力,因此银行经营电商更大的一盘棋是下在消费金融上,让银行拥有属于自己的交易场景,将客户信息、交易与支付数据均保留在银行,实现电商-金融的经营闭环模式。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2016年,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寡头的格局先是在上半年迎来了挑战者——Apple Pay,紧接着下半年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都开始着手布局移动支付,“群狼”战术能否改变目前移动支付行业的圈内生态,将是2017年令银行和互联网两个行业同时瞩目的焦点。

      银行在2016年重回移动支付的主战场,得益于8月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二维码支付的官方转正也是银联-商业银行集团军加力角逐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先决条件。

      基于这样的市场利好,商业银行纷纷在2016年下半年借由二维码发力移动支付业务。7月15日,工商银行发布二维码支付产品,正式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同时,农业银行、平安银行也在积极推动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开发,有消息称将在2017年上线。

      据2016年底的行业数据显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家共瓜分了超过六成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在大中城市实体商超、餐饮、交通票务等线下高频支付场景大部分已被两寡头支配的现实面前,银行移动支付如何抓住为数不多的机遇在拥挤的行业生态圈中立足,是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工行相关人士曾经表示,银行系移动支付在面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巨头时仍然拥有两个优势:一是银行系二维码个人收付款均无手续费,且个人间交易资金实时即可到账,相比之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提现加收手续费,支付账户内的资金不再能免费回到个人银行账户。二是银行在老牌“优势项目”风控和安全上相对第三方移动支付仍然保持技术和制度上的领先,据工行透露,该行二维码支付过程可对原始卡号变异处理,隐藏真实卡号信息,并可进行单笔、日累计交易限额管理,且24小时实时监控二维码支付交易。而民生银行和建行的二维码采用Token技术,本身不包含账户敏感信息,提供隔离式的安全保障。

      12月28日,央行与发改委、银监会等1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加快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支付标记化等技术与移动支付融合应用等意见,一系列行业促进政策的出台,也被看作将可能成为银行移动支付对第三方支付反超的契机。

      横空出世:民营银行 账户新规 区块链

      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名单,正式启动了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6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其中已成立的为8家,其余处于筹备阶段。对比2015年开业的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等5家银行,2016年重庆富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的开业标志着民营银行向西部地区、向传统行业渗透的趋势。2017年待筹建的8家民营银行中包括以永辉超市为第一大股东的福建华通银行和第一大股东从事铜材生产的天津金城银行,更加印证了设立民营银行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趋势。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初创的五家民营银行到如今已几乎成立了两个整年,12月8日,银监会公布了目前正式营业的六家民营银行2016年三季度的经营数据:资产总额1329.31亿元,贷款余额611.57亿元,负债总额1141.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28.2亿元,全部较上一季度正增长。年内利润合计5.72亿元,不良率0.54%,拨备覆盖率471.21%,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具体到每家银行的经营状况,网商银行在初创年亏损7000万元,而温州民商银行则在首年实现盈利1018万元。到了2016年,金城银行上半年公布其盈利9800万元,微众银行和华瑞银行未公布利润情况。而同期微众银行公布的贷款数据显示,自正式运营以来个人客户数超过600万,微粒贷主动授信超300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超200亿元。网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业务在开业后的10个月内覆盖了80万家小微企业,共计放出450亿元贷款。

      对于刚起步的民营银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银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除了城商行,民营银行也存在表外风险和股权不稳定现象。一些民营银行表外业务增长过快,盲目开展理财业务,负债来源过于依赖同业与股东,投资远高于贷款,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隐患较大。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2016年12月1日,央行正式发布实施有关银行账户体系管理新政的261号和302号文件,文件中心思想为:自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个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经开立的存量银行账户不受影响,仍可正常使用,无需进行任何操作。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落地最重要的是标志着支付体系中Ⅱ、Ⅲ账户的权责将受到有效控制,在风险进一步可控的前提下此类  账户的应用场景可以扩大,并形成可靠的风险定价制度,进一步地实现普惠金融安全、高效、便捷的推广。

      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创新实践将进入下半场,原来倚重的互联网“直销银行”单兵突进模式将转向更为综合发展的互联网“全场景”银行模式,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整合自身线上线下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具体验的服务与产品。

    2016银行触网那些事:区块链成了新爆款 

      2016年,在被问及金融业最爆款最亮眼的新技术时,如果把区块链排在第二,那么大概没人排得出第一。

      2016年之前,区块链更多是作为名噪一时的虚拟货币——比特币的背景技术为人们所知。经历了比特币价值起起落落的几年,金融行业透过纷繁的表象看到了其背后的区块链极具颠覆性的本质:去中心化带来的信用体系重塑。区块链也因此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金融科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话题。

      2016年初,央行开始筹备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负责人代表官方透露了对区块链技术的期待,这使得国内金融业立刻展开了对区块链未来应用的想象。在这一年里,区块链同样风靡全球金融业:2015年9月15日成立的R3区块链联盟在2016年急剧扩容,规模由最初的9家创始机构发展到73家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在2016年先后加入的平安集团、香港友邦、招商银行、外汇交易中心和民生银行五家中资机构。区块链技术在跨境交易实施中体现出超前性优势,使大多数国际性银行在警惕的同时,不得不着手展开相关调研。

      2016年,日本、瑞典、新加坡、法国、德国、韩国等数家央行先后发起了针对区块链应用的测试活动,而中国央行也在年初表达了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关注。12月28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其中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国家规划。

      包括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巴黎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国外银行在2016年中反复测试并最终上线了一系列区块链应用产品,国内截止2017年1月3日,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正式上线并完成首笔交易,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银行核心业务的真正落地应用。后续,浙商银行还将积极探索在银行间建立共同协作以加强推广,并将继续深化区块链技术在保函、应收账款等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